精选有关清明节的词语和歇后语139句

admin590
精选有关清明节的词语和歇后语139句-哈哈网

关于清明节的歇后语

1、关于清明节的歇后语大全

(1)、立春赶春气: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3)、《端午日赐衣》唐·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4)、(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释义:比喻利用或依靠近便有利条件。例句:张二哥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山区竹木多嘛,不利用农闲时间搞点副业,一人只有几分田,咋能养活得了呢?

(5)、充栋汗牛:谓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语出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6)、(兽恶其网,民恶其上)(谚)恶:憎恶。就像野兽憎恶捕捉它们的罗网一样,老百姓总是憎恶欺压他们的统治者。指要自由,反压迫,是人的本性。

(7)、(过了清明节,插秧不停歇)释义: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在4月5日前后。清明一过,就是插秧的大忙季节了。例句:过了清明节,插秧不停歇。清明节就在眼前,刚围起来的海田,今年到底能不能插秧,这不仅关系着全师全盘的工作安排,更重要的将影响着全军生产计划的完成啊!

(8)、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

(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泊船瓜州 》

(10)、大家爱看: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俗语有哪些与书有关歇后语独眼龙看书侧目而视

(11)、好歹倒置令心怯(常言俗语)。 元宵佳节

(12)、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和谚语相似但又不同的有成语、歇后语、俗语、警语等。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谚,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类别繁多,不胜枚举。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词汇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

(13)、(跳下黄河洗不清)黄河水夹带泥沙,浑浊。借指无法分辩,洗刷不掉误解。老舍《骆驼祥子》:他不但不肯去偷了,而且还怕别人进去了。真要在这一夜里丢了东西,自己跳下黄河里也洗不清!

(14)、(人心都是朝上长)释义:比喻人都希望日子过得蒸蒸日上。例句:元他娘说,人心都是朝上长,我看你是朝下长。老全说:后悔莫及,说甚。

(15)、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6)、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17)、和尚的脑壳——没法(发)(比喻没有办法,无能为力)

(18)、纸糊的凳子——不能做(坐)含有同音字的歇后语纸糊的凳子不能做(坐)青蛙跳在大鼓上懂懂(咚咚)

(19)、惊蛰闻雷米似泥:惊蛰日打雷,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

(20)、(九牛拉不转)(惯)比喻拿定了主意,谁也无法使之动摇。也作九条牛都拉不回头。九牛二虎也拉不回头。

2、有关清明节的词语和歇后语

(1)、冢中枯骨:冢:坟墓。坟墓里的枯骨。比喻没有力量的人。

(2)、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3)、小寡妇上坟——越哭越伤心。清明的歇后语篇4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

(4)、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5)、●(老虎嘴上拔胡子)——找死;送死;自己找死;胆子不小;胆子大

(6)、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关于清明节的古诗:清明

(7)、(闷葫芦不开窍)释义:比喻人固执,死心眼儿,不容易说通。例句:你这小猴子!我说怎么闷葫芦不开窍呀,原来等支书回来好邀功领赏呵?哼,你别美!

(8)、(戴紧箍咒)(惯)紧箍咒: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用来制服孙悟空的咒语,能使套在孙悟空头上的金箍缩紧,令他头疼。比喻被人管制、束缚。

(9)、元宵节开社员大会(部门单位场所)。 方正集团

(10)、我们生产组选组长时,大家选上了科技迷有道哥。有道哥站起来说:我可不行,哈巴狗撵兔子凭跑哩,凭咬哩?(河南孟津)

(11)、(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释义:不是情趣相投的人,不会聚合成一家。例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两口子又都比较胆子小,最怕惹是非。

(12)、(追星族)追星族指对明星崇拜到迷恋程度的人们。时下,追星族成群、跟风。看看蔡明、郭达、赵丽蓉的小品《追星族》就完全明白什么叫追星族了。追星族一词,起源于1974年至1976年之间的台湾地区。当时的媒体,把追随著名歌星凤飞飞的一群青少年,称为追星族。这些青少年,为了追星,常常逃课、旷工,凤飞飞到哪里演唱,他(她)们就跟随到那里,给凤飞飞呐喊、造势。这种追逐明星的人群就被媒体称为追星族。现在,他们又有了一个新名词粉丝。

(13)、(囊里盛锥尖者自出)(歇)囊:口袋。本指锥子的尖端部分自会钻出来,转喻有才能的人自然会显露头角。也作囊里盛锥自出尖。

(14)、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15)、狗吃黄瓜--错了时(食)关于同音的歇后语怀里揣马勺——诚(盛)心

(16)、叔叔的儿子学习成绩很差,叔叔每次问起他考的分数,他不是装聋作哑,就是一溜烟儿跑开。在一旁的婶婶常对叔叔说:穷怕客,富怕贼,麻花裤子怕站歪。咱儿子就怕提学习的事儿。(河南濮阳)

(17)、元旦元宵捷报频传(打一成语)。 节节胜利

(18)、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19)、(万事皆从急中错)(谚)任何事情,如果急躁慌忙,就容易出错。指处事贵在从容镇静,越在紧急时越不能慌乱。

(20)、●(饿狗下茅房(厕所))——找死(屎);饱餐一顿

3、有关清明节的歇后语

(1)、惠子知我:惠子指惠施,战国宋人,在先秦诸子中属名家,为庄周契友。惠死后,庄周过其墓,曾借匠石斫垩的寓言,感慨“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见《庄子·徐无鬼》。后因以“惠子知我”喻朋友相知之深。

(2)、(万事皆从急中错)(谚)任何事情,如果急躁慌忙,就容易出错。指处事贵在从容镇静,越在紧急时越不能慌乱。

(3)、小红学习成绩好,但很骄傲,经常自称是学习成绩最好的人。妈妈知道后,对小红说:别人夸,一枝花;自己夸,烂冬瓜。学问知识无止境,一山还比一山高。你是不能骄傲的。(广东龙门)

(4)、傍晚,我在放学路上听两位叔叔边走边谈。其中一人说道:你是唱红脸的,可不能走啊!你走了,剩下我们几个光屁股猴就没戏唱了。(河南泌阳)

(5)、清明上已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6)、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文天祥《过零丁洋》

(8)、纸糊的凳子——不能做(坐)含有同音字的歇后语纸糊的凳子不能做(坐)青蛙跳在大鼓上懂懂(咚咚)

(9)、《渔家傲》宋·欧阳修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10)、委委佗佗:雍容自得貌。《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毛传:“委委者,行可委曲踪迹也;佗佗者,德平易也。”朱熹集传:“雍容自得之貌。”明宋濂《梅府君墓志铭》:“命也奈何,芝生岩阿;既采且歌,委委佗佗。”清钱谦益《御史族兄汝瞻画像赞》:“委委佗佗,开

(11)、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最不喜欢人只念到七!)

(12)、(烂肉招苍蝇)比喻坏人互相勾结。类似的:苍蝇逐臭肉。陈登科《风雷》:说是美溶挪用国家银行贷款,给她父亲去搞粮食投机。嗯,烂肉招苍蝇啊!

(13)、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赵令畴《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14)、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15)、扫墓俗称“拜山”,有一定的规矩。墓有始祖墓、本家墓、圆墓和长堆墓之分。始祖墓即太公墓,为一方姓氏始祖墓,凡该姓氏的子孙均要到祭,名为“祭祖”,本家墓为本家祖先之坟墓,只本家后人祭扫。邑人习惯,人死后土葬,先立长堆墓,两年后开坟“起身”,即把骨殖改放“金埕”之内,再葬而立“圆墓”。圆墓称为旧墓,例在清明前祭扫。长堆墓为新墓,旧俗规定要在清明节凌时五点钟前祭扫,若天亮后祭扫,便会被讥为不孝子孙了。

(16)、清明节地位提升了,放假时间早大增了,抛开工作能放松了,睡觉不用定闹钟了,闲暇之余去踏青了,节后又能神气清了!提前祝清明快乐!

(17)、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中国人将清明、七月半、十月朔看作是三大鬼节。清明佳节正是百鬼出没频频、索讨多多的时节。受佛教的影响,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许多人便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称为“鬼怖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写道:“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然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便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18)、扫墓望丧:扫除墓地,以待人死入葬。谓酷吏必当有恶报,指日可待。语本《汉书·酷吏传·严延年》:严延年迁河南太守,其母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到洛阳,适见奏报引决囚人。母大惊,谓延年曰:“我不自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东归,扫除墓地耳!”后岁余,延年果败。

(19)、狐狸骑老虎狐假(驾)虎威歇后语_大全_经典歇后语大全歇后语_大全_经典歇后语大全中午忽然下起雨来,可是下了一会儿就不下了。爸爸说:真是亮一亮,下一丈;人怕猛一穷,天怕猛一晴。(河南濮阳)

(20)、(赊三不敌见二)(谚)赊:赊欠,未当场结清货款。见:同现。赊卖三文,不如现得二文。指宁可少得现钱,也不要不牢靠的欠账。也作赊得不如现得。赊三千不如现八百。

4、跟清明节有关的歇后语

(1)、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雨反而少

(2)、柴毁灭性:柴毁:因极度哀痛而骨瘦如柴。旧指因居父母丧过度悲痛而身体消瘦衰弱,危及生命。唐·赵儋《右拾遗陈公旌德碑》:“文林卒,公至性纯孝,遂庐墓侧,杖而徐起,柴毁灭性,天下之人,莫不伤叹。”参见“哀毁骨立”、“柴毁骨立”

(3)、清明是反映物候的节气,因为在清明的时候,气温渐渐回升,草木旺盛起来。而谷雨则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气,古籍《群芳谱》中记载:“谷雨,谷得雨而生也。”意思是谷雨前后,天气较暖,降雨量增加,有利于春作物播种生长。所以,应当机立断,抓住播种的好时机。

(4)、(千针难缝人心碎)(谚)干针万线,也难缝合破碎了的心。指人一旦伤透了心,便再难回复到以前状况。

(5)、除夕守岁数钟声(打一商业用语)。 年终盘点

(6)、久旱无雨——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暴露)

(7)、(土坷拉绊倒人)谓小事情被忽视,也会出问题。类似的:泰山绊不倒人,牛橛子绊倒人/絮被上面跌死人。申跃中《挂红灯》:炉灰渣还有放光的时候呢,土坷拉也能绊倒人!真要是那时候,俺油儿还腥吗?

(8)、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9)、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10)、(土坷拉绊倒人)谓小事情被忽视,也会出问题。类似的:泰山绊不倒人,牛橛子绊倒人/絮被上面跌死人。申跃中《挂红灯》:炉灰渣还有放光的时候呢,土坷拉也能绊倒人!真要是那时候,俺油儿还腥吗?

(11)、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2)、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13)、二月二打雷,稻米较重捶: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当天,如果春雷乍响,这一年收成很好。

(14)、(兽恶其网,民恶其上)(谚)恶:憎恶。就像野兽憎恶捕捉它们的罗网一样,老百姓总是憎恶欺压他们的统治者。指要自由,反压迫,是人的本性。

(15)、(捂盖子)(惯)比喻掩盖真相,不许别人揭露矛盾或揭发坏人坏事。

(16)、委委佗佗:雍容自得貌。《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毛传:“委委者,行可委曲踪迹也;佗佗者,德平易也。”朱熹集传:“雍容自得之貌。”明宋濂《梅府君墓志铭》:“命也奈何,芝生岩阿;既采且歌,委委佗佗。”清钱谦益《御史族兄汝瞻画像赞》:“委委佗佗,开

(17)、●(拾粪老汉起五更)——找死(屎);寻死(屎)

(18)、(过了清明节,插秧不停歇)释义: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在4月5日前后。清明一过,就是插秧的大忙季节了。例句:过了清明节,插秧不停歇。清明节就在眼前,刚围起来的海田,今年到底能不能插秧,这不仅关系着全师全盘的工作安排,更重要的将影响着全军生产计划的完成啊!

(19)、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所曰:“飞龙在天”;此时龙星既“得中”又“得正”,处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龙德显扬。

(20)、(贫贱之交不可忘)释义:不可忘记贫穷时交下的朋友,说明不可忘本。例句:薄幸贼!你不记宋弘有言: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5、清明节歇后语10字以内

(1)、水底捞月——白费心机(比喻花费了心思,毫无效果)

(2)、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3)、水上葫芦——沉不了底(比喻总浮在上面,深入不进去)

(4)、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王禹俑《清明日独酌》

(5)、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痤花铭。——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6)、端午节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端午节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传统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7)、(当面是人,背后是鬼)释义:当而一套,背后一套,两面派作风。例句:他当面是人,背后是鬼,在阴暗角落里兴风作浪。

(8)、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9)、(干柴遇烈火一点就着)(歇)点:本指点燃,转指指点。指稍一指点,情绪就高涨起来。也指人性情暴躁,容易发脾气。

(10)、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11)、(跑龙套)跑龙套常用来指代在别人手下做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它源自中国戏剧。龙套本指传统戏曲中成队的随从或兵卒所穿的戏装,因绣有龙纹而得名。后来渐渐将此类戏剧中的角也叫龙套了。龙套也叫文堂、流行。文堂是指主帅升帐时出场的龙套。流行指的是在串场时来回流动的龙套。在戏中,一般以一将带四人为一堂。我国戏曲艺术虚拟性强,一兵可当十当百,甚至千万人,所以在舞台上规定四人为一组,即可代表作千军万马。在舞台上,龙套需在主要人物指挥下制造各类气氛。龙套制造气氛有一定的舞台规矩和活动程式。例如,表现元帅升帐或官员升堂,龙套要分站两边叫做站门;在上场门或下场门迎候主人出场的龙套,要斜列两边叫做斜门;带领主人前行的龙套,一路快步在台上兜圈子叫圆场;在交战场面,为表现战斗激烈,龙套要从兵器下穿梭钻过去,叫做钻烟笼;龙套分别从舞台两边出场,叫做二龙出水等。龙套的角色,虽然不是主角,但是讲究立如钉,走如风。因为,龙套若在台上东张西望抓耳挠腮动作不止,会影响主角的演唱;在需要龙套动作时,如果不是轻捷如燕,快走如飞跑起来,那便没了舞台气氛。所以,人们爱说跑龙套。跑龙套便由此而来。

(12)、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13)、有洞不见虫,有巢不见峰,有丝不见蚕,撑伞不见人。——谜底藕

(14)、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15)、扫墓程序是:先把坟墓的杂草铲净,墓顶盖上草皮一方,上压旋成碟形的纸钱一叠,然后插上香烛,摆列祭品和三只酒杯三双筷子,杯在左而壶在右。祭祀者参拜三轮后,撕下鸡鹅的下巴和祭品中的上品,另放一碗,名曰“挂盏”。意思是让祖先把全鸡全鹅全部祭品接受下来享用。接着把鸭蛋脱壳,切为两半,将壳捏碎遍洒祭坛。焚烧纸钱时,用酒往纸钱堆上浇上一圈,以防祭品被鬼夺去。

(16)、春天后母面:入春以后,气候会阴晴冷暖无常。

(17)、(不听老人言,祸患在眼前)释义:不听老年人的话,横祸就会到来。因为年老人阅历广,生活经验丰富,他们的话是经验之谈。例句:这可好,闹出毛病来没有?不听老人言,祸患在眼前!这简直把祁家的脸丢透了。

(18)、身体白又胖,常在泥中藏,浑身是蜂窝,生熟都能尝。——谜底藕

(19)、红红刚从学校回来,嫂嫂的孩子就姑姑姑姑地叫个不停。旁边的奶奶对嫂嫂说:你和红红像反贴着的门神,孩子倒怪亲的。嫂嫂说:箩筐粪杈,孬好一家呗!(山西平顺)

(20)、●(吃蜂蜜蘸(zhon)葱)——找死;送死;自己找死

(1)、(贫贱之交不可忘)释义:不可忘记贫穷时交下的朋友,说明不可忘本。例句:薄幸贼!你不记宋弘有言: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2)、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张先《青门引春思》

(3)、(人老猫腰,树老焦梢)(谚)猫腰:像猫一样弓着腰。焦梢:树枝的末梢焦黄干枯。指人老了腰就伸不直,这和树老了枝梢干枯一样,都是自然的生理现象。也作树老焦梢,人老猫腰。

(4)、清明佳节植树的习俗,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关于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种传说。最古老的传说,是说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再晚点的传说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更晚点的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16) 。

(5)、清明暖,寒露寒(湘)清明节的成语:一抔黄土: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

(6)、(有腥味的地方就有苍蝇)指招引坏人。师陀《果园城记》:变化起初并不显著,他只斗斗鹌鹑,养养蛐蛐。可是俗话到底不错,有腥味的地方就有苍蝇。根据一种极自然的趋势,他在相当短时间以后,就发展到惊人地步。

(7)、(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谚)度:计算,估量。山上有树木,工匠就会去估量如何采用它;宾客有礼仪,主人就会择优录用他。指只要有才,就不愁不被选用。

(8)、●(暖酒不喝喝卤水)——送死;寻死;自己打死

(9)、清明宜晴,谷雨宜雨。扩展资料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10)、(经一事,长一智/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在实际事务中,逐渐接受教训,增长见识。类似的:吃一堑,长一智/吃一次亏,长一次见识。姚雪垠《李自成》:为人不经一事,不长一智。让他受受挫折,多磨练磨练,慢慢会走上正路,不再任性胡为。

(11)、秦始皇修坟墓——自作自受;找死;自己找死清明的歇后语篇3豆腐渣上坟骗鬼——哄鬼;

(12)、(钻钱眼)(惯)钱眼:旧时铜钱当中的方形小孔。比喻人过于贪财,千方百计在钱上打主意。

(13)、《端午》唐·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14)、每年春节,在省城工作的姑姑总要回来接奶奶去她那儿过年,可奶奶说什么也不去。这一次,我忍不住问奶奶为什么不去。奶奶摸着我的头说:金窝窝银窝窝,不如自己的穷窝窝。我待在自己家,心里舒坦。(河南内乡)

(15)、地负海涵:谓大地负载万物,海洋容纳百川。形容包罗万象,含蕴丰富。语本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其富若生蓄,万物必具,海含地负,放恣横从,无所统纪。”语本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其富若生蓄,万物必具,海含地负,放恣横从,无所统纪。”

(16)、(千针难缝人心碎)(谚)干针万线,也难缝合破碎了的心。指人一旦伤透了心,便再难回复到以前状况。

(17)、(追星族)追星族指对明星崇拜到迷恋程度的人们。时下,追星族成群、跟风。看看蔡明、郭达、赵丽蓉的小品《追星族》就完全明白什么叫追星族了。追星族一词,起源于1974年至1976年之间的台湾地区。当时的媒体,把追随著名歌星凤飞飞的一群青少年,称为追星族。这些青少年,为了追星,常常逃课、旷工,凤飞飞到哪里演唱,他(她)们就跟随到那里,给凤飞飞呐喊、造势。这种追逐明星的人群就被媒体称为追星族。现在,他们又有了一个新名词粉丝。

(1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 适《别董大》

(19)、(黄山归来不看山)(谚)黄山:在今安徽黄山市内,景色秀丽,奇观甚多,囊括了众山的特色。指黄山游览过后,其他的山就不值一看了。也作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0)、(露头角)(惯)比喻显示才华或能力。也作显露头角。

(1)、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

(2)、《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当时的官员王直写的端午日观打球的诗:“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鞚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炎页过成三捷,欢传第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1965年开始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3)、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4)、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及云贵高原)

(5)、小兵要用自己漂亮的泡沫文具盒去换小强的米老鼠文具盒。奶奶说:你啊,何必用会下蛋的母鸡去换不下蛋的公鸡呢?(四川汶川)

(6)、投阱下石: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语出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7)、园外隐约闻猿啼,星月小桥听萧声(节日纪念日)。 元宵

(8)、幸福,其实很简单;幸福,其实触手可及;幸福,有你的陪伴;幸福,有对你的思念。离去的,只是伤痛,遗留下来的,是甜蜜思念。祝你清明节快乐!

(9)、(九牛拉不转)(惯)比喻拿定了主意,谁也无法使之动摇。也作九条牛都拉不回头。九牛二虎也拉不回头。

(10)、水佩风裳:以水作佩饰,以风为衣裳。语本唐李贺《苏小小墓》诗:“风为裳,水为佩”。本写美人的妆饰。后用以形容荷叶荷花之状貌。

(11)、(六必居)六必居是全国闻名的老字号酱菜店,不仅它的咸甜适口、味美的小菜人人称赞,而且它那六必居的三字大匾,书法结构匀称、苍劲有力,人人赞叹。你道它出自哪家之手?它出自明朝奸相严嵩之手,距今已有五百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老字号。六必居的掌柜为什么给自己的店铺起个六必居的字号呢?传说颇多,这里只录比较可信的一则。最早六必居的后厂酿酒,前店除卖酒外,还卖些柴,米、油、盐、酱、醋等六样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需用品,所以叫六必居。为什么不卖茶,试想茶和前六样混在一起容易串味。六必居是山西临汾赵姓人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创办的。由于赵姓会经营管理,六必居所处的地理位置好,所以买卖开张后,生意很是兴隆。后来又扩充了门面,买卖越做越大。但是店外的牌匾太小,不像样子,想弄块好匾。关于严嵩给六必居写匾有种种传说,最普遍的有两种说法。一说严嵩在没做官以前,闲居在家,时常来六必居喝酒,与六必居的掌柜和伙计都很熟悉。店里听说他写得一手好字,掌柜的就请他写了此匾。当时严嵩还是个小人物,所以没有落款。另一说六必居的匾是严嵩做官以后写的。据说严嵩爱喝六必居的酒,严府时常派人到六必居买酒。店掌柜想用严嵩的社会地位以抬高六必居的身价,就托严府仆人请严嵩为六必居写块匾。于是男仆就去求女仆,女仆又去求夫人。夫人知道严嵩不能为一个普通店铺写匾,就天天在严嵩面前反复练写六必居三个字。严嵩不知是计,看夫人写不好,他就给写个样子,让夫人照着去练,于是六必居大匾就这样写成了,所以没有题名。自严嵩手书六必居的黑底金字大匾挂出后,原来无名的小酱园身价倍增,六必居的名声很快传遍北京城,来买东西的越来越多。由于酱菜卖得快,以后就专营酱菜了。

(12)、(豹死留皮,雁过留声)释义:人应该留下好名声或留下姓名。例句:俗话说,豹死留皮,雁过留声,人一辈子,能像鲁班爷那样,在世上留下几座悬空寺、赵州桥,为后代景仰,被同行推崇,也算没白到人世上走一遭。

(13)、(囊里盛锥尖者自出)(歇)囊:口袋。本指锥子的尖端部分自会钻出来,转喻有才能的人自然会显露头角。也作囊里盛锥自出尖。

(14)、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最不喜欢人只念到七!)

(15)、豆腐渣上坟——骗鬼;哄鬼;哄列人清明的歇后语篇2从墓坑里爬上来——死里求生

(16)、水里的葫芦——两边摆与太阳有关歇后语太阳底下堆雪人不长久

(17)、清明时节杨柳依,路上行人伤凄凄。纷纷细雨识人意,暗送迎春色迷离。思亲不在伤别离,绵绵幽情无处寄。人生短短几十年,相互真情要珍惜。

(18)、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1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 朱熹《春日》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